小儿肾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16 08:24

小儿肾创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超声检查、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核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扫描。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小儿肾创伤的首选筛查手段,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特点。高频探头可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包膜完整性及肾周血肿情况,对肾实质挫伤和肾包膜下血肿的检出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能评估肾血管血流状态,但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损伤的敏感性较低。

2、CT扫描:

增强CT是诊断肾创伤的金标准,能准确分级肾损伤程度。平扫可发现肾周血肿和骨折,增强后动脉期可显示血管损伤,静脉期评估肾实质灌注,排泄期观察集合系统完整性。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呈现肾血管解剖结构,对四级以上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显著。

3、静脉尿路造影:

传统静脉尿路造影通过对比剂排泄情况判断肾脏功能,可显示肾盂肾盏撕裂导致的造影剂外渗。虽然其分辨率低于CT,但在资源匮乏地区仍具应用价值。检查时需注意对比剂过敏风险,新生儿需严格控制剂量。

4、核磁共振成像:

MRI无需电离辐射,特别适合需多次复查的患儿。T2加权像对肾周积液敏感,弥散加权成像可早期发现肾缺血区域。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无创评估肾动脉狭窄或栓塞,但检查时间长,幼儿需镇静配合。

5、放射性核素扫描:

肾动态显像通过锝标记化合物评估分肾功能和尿路通畅性,对肾血管性损伤和尿漏有独特诊断价值。DMSA静态显像可量化肾瘢痕形成,常用于创伤后长期随访。检查辐射量低于CT,但空间分辨率有限。

患儿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避免呕吐,婴幼儿检查中可采用哺乳安抚。检查后24小时内建议多饮水促进对比剂排泄,观察有无皮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血压监测肾功能。饮食宜选择低盐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减轻肾脏负担,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