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腹部胀硬可能与肿瘤浸润、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病因需采取化疗控制原发病、调节电解质、改善肾功能等综合治疗。
1、肿瘤浸润:
骨髓瘤细胞可直接侵犯腹腔脏器或腹膜后淋巴结,导致脏器肿大及腹腔占位。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腹胀伴压痛,影像学可见软组织肿块。需通过硼替佐米等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控制肿瘤进展,严重时需行局部放疗。
2、淀粉样变性:
异常免疫球蛋白沉积在消化道平滑肌及血管壁,引发胃肠动力障碍和肠壁增厚。患者常伴腹泻便秘交替、吸收不良。可通过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确诊,治疗需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清除淀粉样物质。
3、高钙血症:
骨髓瘤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血钙超过3.5mmol/L时可抑制肠蠕动。特征性表现包括顽固性便秘、意识模糊。紧急处理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双膦酸盐,长期需用降钙素调节钙代谢。
4、肾功能不全:
轻链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尿毒症时,水钠潴留可引起腹水及肠壁水肿。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除血液透析外,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使用沙利度胺减少轻链产生。
5、药物副作用:
沙利度胺等免疫调节剂可能引发肠麻痹,化疗药物易导致胃肠黏膜炎。临床表现为用药后腹胀加重伴呕吐。需调整给药方案,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促进胃肠蠕动。
患者日常需采用低钙、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软烂面条,烹饪时彻底去除可见脂肪。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肠蠕动,每日记录腹围变化。若出现呕吐咖啡样物或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或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