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囊肿该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18/09/14 17:52 复禾健康

肾脏囊肿该如何治疗?我们要经常的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我们的器官,看看自己的器官有没有什么异常。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来越高,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当囊肿超过5cm,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治疗。

我们通常见到的肾脏囊肿中,大多数是单纯肾囊肿,而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小于20岁者几乎没有单纯性肾囊肿,如果小于20岁的个体出现囊肿,要高度怀疑肾脏先天发育问题或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囊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0~40岁间单纯肾囊肿的发生率为10%左右,到80岁时,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达到50%以上。单纯肾囊肿多发于男性。

发病机制

单纯肾囊肿不是先天性或遗传性肾脏病,而是后天形成的。一般认为,单纯肾囊肿来源于肾小管憩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管憩室越来越多,到90岁时,每条集合管憩室数可达三个,因此可以解释单纯肾囊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囊肿可以为单侧或双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般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显微镜下囊壁被单层扁平上皮覆盖。囊肿内容物与血浆滤出液类似,囊液更新率高达每天20次之多。

临床表现

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但是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本病常因其他疾病做尿路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健康体检包括了腹部B型超声检查,单纯肾囊肿的检出率增高。

原来一直认为单纯性囊肿并不影响肾功能。但对肾脏CT检查的图像分析显示,经年龄,性别,原发肾脏病等校正后,有肾囊肿的患者比无肾囊肿的患者有较高的血肌酐水平,而且囊肿数量越多,血肌酐水平越高。这一结果提示,单纯肾囊肿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肾囊肿一般无症状

肾囊肿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和获得性囊性肾病(透析患者中常见)三类。其中,单纯性肾囊肿多见。肾囊肿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如不做常规体检,不易被发现。

肾囊肿的病情进展速度大多缓慢。单纯性肾囊肿一般变化不大,少部分患者的囊肿大小或数量可轻度增加,也有少数患者的囊肿可略缩小。多囊肾患者的囊肿数量和大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获得性囊性肾病患者透析时间越长,囊肿发生率越高。

治疗讲究“轻重缓急”

肾囊肿虽然多为良性,但是否会发生癌变至今尚有争议。此外,还应警惕肿瘤性肾囊肿的可能。因此,肾囊肿患者做好定期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不少肾囊肿患者在得知肾囊肿的存在后,心怀恐惧;也有不少患者在听说肾囊肿“不要紧”之后,放松警惕。这两种做法均不正确。对待肾囊肿,应当讲究“轻”、“重”、“缓”、“急”。

“轻”:数量较少、体积较小、无局部疼痛等症状的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早期无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感染等情况时,属“轻”症。患者只需每半年或一年随访一次,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做B超观察囊肿大小、形态及内部质地变化情况,不需要治疗。

“重”:多囊肾患者若病变范围广,病情进展迅速,肾功能明显受损,或有感染、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时,属“重”症。应及时接受抗感染,甚至透析等治疗。

“缓”:肾囊肿是一种慢性病,应坚持定期随访。患者本人应客观地看待疾病。尤其是多囊肾患者,务必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急”:当出现囊肿明显增大、增多、破裂出血、感染等突发情况时,属“急”症。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虽然目前尚无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但并不代表得了肾囊肿只能“听天由命”。当囊肿增大出现压迫症状时,及时行穿刺抽液治疗以防止肾功能受损;多囊肾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并发症,均是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肾脏囊肿该如何治疗?专家提醒:肾囊肿的危害很多,如果肾囊肿患者囊肿较小,也不可忽视它的存在,还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增大立即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等都是肾囊肿的症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