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症状表现是什么样的?

发布于 2018/09/20 10:53 复禾健康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病常被忽视或误诊,因为症状分散,有时还十分隐蔽。临床证明: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等症状。所以及时的治疗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及时的发现是否患有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是什么。

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

腔隙性脑梗塞以60~70岁的老年人为高发。通常,男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患者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在12小时~3天时典型。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本病主要的直接病因,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叠加时,就容易出现小动脉闭塞,诱发腔隙性脑梗。同时,腔隙性脑梗与动脉硬化紧密相联。

多数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康复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部分病人可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喝水时被呛得咳嗽,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而且久咳不止,或是腔隙性脑梗塞的报警信号。

2、吞咽反射和咳嗽都由中枢神经支配,进入中老年,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当脑组织出现轻微的多发性小栓塞,对吞咽反射可能产生影响,在吃流食、喝水或咽唾液时,常有少量食物或唾液进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则引起突然咳嗽。然而,中老年人咳嗽时,常常以为是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自己吃点止咳药,从而忽视了脑血管的病变。

3、由于腔隙性脑梗塞是脑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阻塞,临床上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对疾病的报警信号一定要明察秋毫。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夜间易打鼾等脑血管病易发人群,如果在喝水或吃流食时突然出现被呛得咳嗽,并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的头痛、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就应该想到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可能,尽快去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还可能出现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症状,如一侧口角流涎、咬舌头、精细动作差、做事丢三落四、情绪起伏不定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治疗时机,会出现口眼歪斜等治疗上比较棘手的症状,因此,易发人群一定要多留心。

定期检查消除诱因

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以便能及早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对这些病只要经过有效的干预,如降压、降脂、控制血糖,并远离吸烟、酗酒、不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就可降低腔隙性脑梗的发病率。如果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或血管狭窄,还应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类的抗血小板药物,以防血栓形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