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布于 2018/09/27 17:35 复禾健康

肾病一般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而且比较顽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要比单用中药或西药效果理想。

目前西医主要应用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对大多数单纯性肾病有较好疗效,但难治性肾病则不很理想。

(1)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目前多选用泼尼松(强的松)中、长程疗法。中程疗法疗程为6个月,长程则为9个月以上。初用泼尼松,每日1.5~2.0mg/kg,分3~4次服用,共4周;若4周内尿蛋白阴转(7天内尿蛋白连续3次阴性~极微量,或每小时≤4mg/m2),则改为泼尼松2 mg/kg,隔日早餐后顿服,继用4周。以后每2~4周减量1次,直至停药。激素疗效的判断分为:激素敏感、激素部分敏感、激素耐药、激素依赖等。长期应用要注意其副作用,如类柯兴氏综合征、低钾血症、抵抗力下降、感染或隐性感染扩散和加重、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而下降等。

(2)免疫抑制剂:多用于难治性肾病。目前多选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10mg/Kg,连用2天,4周1次,总量150mg/Kg,用药当天要注意水化尿液,4~6次以后,可延长间隔时间。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FK-506、硫唑嘌呤、盐酸氮芥、酶酚酸酯等也可根据病情选用。

(3)抗凝剂:目前多选用肝素、潘生丁等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素除具抗凝作用外,还可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临床疗效较好。

其他还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提示此类药物除具有降压作用外,也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近来发现脂代谢紊乱在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血脂升高者可加用降脂药物。

(4)对症治疗:①利尿:水肿严重时可予以利尿剂,常选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螺内酯(安体舒通)、呋塞米等,必要时可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清蛋白或血浆等扩容利尿。②降压:合并高血压时应降压治疗,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每日1mg/kg,多则每日6mg/kg,分3次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心痛定0.2~0.3mg/kg。③抗感染:肾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发生感染。一旦发生应及时抗感染治疗。

对于难治性肾病,多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缓解率不甚理想,相当多的病例要复发,致使治疗长期化,同时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终导致肾患儿严重的医源性免疫功能抑制,增加了继发性感染的危险。感染又常诱发肾病复发,对此,部分学者提出应用免疫增强剂治疗,如左旋米唑、胸腺制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锌制剂等,降低感染率,控制复发,取得一定效果,但缺乏远期疗效跟踪对比结果的报告,而且从肾病的发病机制上看,对于由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者,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问题长期困扰临床医疗工作者。因此,如何充分防治肾病的反复和复发,改善肾功能,减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以及寻找代替激素或减轻激素的用量的方法是治疗肾病的难题。中药的研究与开发,丰富了肾病特别难治性肾病的治疗方案,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1]。

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变化更为复杂。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易于耗伤肾阴,随之形成虚火上炎、湿热内蕴、瘀血阻滞等变化;长期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易于耗损气血,进而发生卫表不固、真阳受损、阴阳两亏等变化。这些病理变化与疾病本身的病理变化互相交织,成为现代临床上出现的新情况。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在缓解症状、抑制肾脏的病理改变、改善肾病的高凝、高脂等内环境紊乱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与西药配合使用,在减轻西药副作用、并发症,以及减少撤减西药后的反跳和复发等方面也显示了明显效果。

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要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注意研究西药对机体的影响和副作用,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如长期足量应用皮质激素时易于出现心烦、兴奋、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失眠、盗汗等症,中医辨证属于阴虚火旺,注意加入滋阴清热药物。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容易感染外邪,注意加入益气固表的药物。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使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或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除出现中医肾阳虚的症状外,还会在激素减量时因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能及时恢复而导致肾病反复。实验表明补气药四君子汤和温补肾阳、滋阴降火中药都能拮抗外源性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反馈抑制作用,促进受抑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所以在激素减量时要加入补肾药物。长期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易于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下降,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亏虚可加入益气养血药物。中医活血化瘀药物对改善肾病的高凝、高脂状态也都有一定疗效[2、3]。中药含钾丰富,激素足量应用时若能每日一剂中药,可不必补钾。近10多年来,为了提高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疗效,更理想地控制蛋白尿,抑制肾脏病的病理改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