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1 09:05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高危行为、加强卫生管理和定期筛查等方式预防。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不同分型的预防重点略有差异。

1、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需按0、1、6月程序接种三针,新生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甲型肝炎疫苗适用于儿童和易感人群,接种后可提供长期保护。目前尚无针对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的特异性疫苗。

2、切断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和受污染的水源。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需杜绝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医疗操作需严格消毒灭菌。

3、避免高危行为:

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可降低乙型、丙型肝炎感染风险。纹身、穿耳洞等有创美容应选择正规机构。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是丙型肝炎传播的高危因素,应杜绝此类行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需及时进行暴露后预防。

4、加强卫生管理:

餐饮从业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出现肝炎症状需暂时调离岗位。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筛查。家庭中有肝炎患者时,个人用品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3、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孕妇产前需常规筛查乙肝,阳性者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慢性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预防病毒性肝炎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减少肝脏负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肝炎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家庭成员应了解肝炎传播途径,消除歧视心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