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长红疙瘩可能由结膜下出血、麦粒肿、过敏性结膜炎、霰粒肿、翼状胬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抗生素滴眼液、抗过敏药物、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血管破裂导致眼白部位出现鲜红色斑块,多由剧烈咳嗽、揉眼或高血压引起。初期48小时内冰敷可止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通常2周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2、麦粒肿:
睫毛毛囊或睑板腺细菌感染形成的红色肿物,伴随局部压痛和异物感。早期可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控制感染,化脓后需切开引流。切忌挤压以免引起眶蜂窝织炎。
3、过敏性结膜炎: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典型表现为眼痒伴随水样分泌物。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4、霰粒肿:
睑板腺分泌物潴留形成的无痛性硬结,病程较长易复发。小囊肿可通过热敷促进消退,直径超过3毫米且持续不消者需手术刮除囊壁。
5、翼状胬肉:
长期紫外线刺激导致结膜纤维血管增生,呈三角形向角膜生长。初期可用人工泪液缓解刺激,若遮盖瞳孔需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日常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及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户外活动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多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或肿块持续增大超过两周,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测量。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感染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