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需注意眼部卫生隔离、避免揉眼、规范用药、观察并发症及饮食调理。护理重点包括防止交叉感染、减轻症状不适、促进角膜修复、监测病情进展及营养支持。
1、眼部卫生隔离:
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每日煮沸消毒。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病毒通过分泌物传播。患病期间暂停集体活动,防止病毒在托幼机构扩散。
2、避免揉眼刺激:
佩戴棉质防护手套可减少机械性摩擦,婴幼儿睡眠时可使用网状眼罩。眼部瘙痒时可冷敷缓解,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伤角膜,加重继发感染风险。
3、规范抗病毒治疗:
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滴药前清洁眼周分泌物,两种药物联用需间隔10分钟。禁止自行增减药量,出现结膜充血加重需及时复诊。
4、观察角膜病变:
每日检查角膜透明度变化,使用手电筒侧照观察有无树枝状溃疡。出现畏光流泪加剧、视力下降提示角膜受累,需立即进行荧光素染色检查。深部角膜基质炎可能遗留云翳影响视力发育。
5、营养支持方案:
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泥、猪肝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适量补充锌元素增强免疫力,可食用牡蛎粉、南瓜籽。发病期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减少过敏性结膜充血。
患儿卧室保持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空调房干燥刺激。恢复期每日户外活动控制在30分钟内,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角膜。建议每月眼科随访直至角膜荧光染色转阴,托幼机构复课需出具痊愈证明。家庭成员出现眼红症状需同步筛查,潜伏期病毒携带者可涂抹抗病毒眼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