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一般需要7-14天恢复,实际恢复时间受到损伤程度、康复措施、年龄体质、是否合并骨折、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脚踝扭伤可通过冰敷加压、药物镇痛、支具固定、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
1、冰敷加压: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RICE原则处理,每小时冰敷15分钟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减少软组织出血肿胀。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加压时注意观察末梢循环。
2、药物镇痛: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外用药膏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合并严重肿胀可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3、支具固定:
二级以上韧带损伤需佩戴踝关节支具2-4周,选择硬质护踝或行走靴限制关节活动。夜间可改用弹性护踝,拆除支具前需复查韧带愈合情况。
4、康复训练:
肿胀消退后开始踝泵训练和抗阻练习,用弹力带进行内翻、外翻抗阻运动,逐步增加单腿站立平衡训练。水中行走和骑自行车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
5、手术治疗:
完全性韧带断裂或合并撕脱骨折需关节镜下行韧带修复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陈旧性损伤反复扭伤者可考虑韧带重建手术,恢复期需6-8周。
恢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行走,选择高帮运动鞋提供支撑。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垫高患肢。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适量补充钙质。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跑步需佩戴护踝。若6周后仍存在持续疼痛或关节不稳,需复查核磁排除软骨损伤或隐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