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资讯

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布

5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居民健康的最常见的骨骼性疾病,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导致巨大的医疗和照护成本。

10月20日是第21个骨质疏松日,其主题是“战胜骨质疏松”。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甚,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此外,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但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张勇介绍,为掌握我国居民骨质疏松症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科学制定骨质疏松症防控政策,2018年开始,国家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支持下,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共同牵头,选取北京、山西、吉林等11个省份的44个县(区)作为调查点。调查采用了多阶段复杂抽样设计,骨密度测量采用国际公认的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调查得到的主要结论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

“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是以此次调查获得的中国人峰值骨量数据为基准,按照国际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即骨密度降低程度达到或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均值2.5个标准差时可诊断骨质疏松症)计算得出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王临虹表示,通过调查得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城市地区为3.5%,农村地区为3.1%。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城市地区为16.2%,农村地区为20.7%。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城市地区为25.6%,农村地区为35.3 %。

同时,通过文献检索和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

调查还指出,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张勇对此解释称,骨密度降低程度介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均值1-2.5个标准差者称为低骨量人群。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其中男性为34.4%,女性为31.4%,城市地区为31.2%,农村地区为33.9%。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4%,其中男性为46.9%,女性为45.9%,城市地区为45.4%,农村地区为46.9%。

而在未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4.0%,其中男性为35.2%,女性为32.8%,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57.4%,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67.6%。

此外,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骨密度检测率亟待提高。调查指出,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其中男性为10.5%,女性为13.0%,城市地区为17.8%,农村地区为8.1%。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较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7.0%。

2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2.8%,其中男性为2.5%,女性为3.2%,城市地区为5.0%,农村地区为1.5%。5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为3.7%,其中男性为3.2%,女性为4.3%,城市为7.4%,农村为1.9%。

谈及我国骨质疏松症高发的原因,张勇称,增龄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他表示,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女性尤甚,主要是由于女性在50岁以后多数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骨量开始出现大量丢失,男性50岁以后雄性激素水平和肌量的下降也导致了骨量的流失。65岁以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增高,主要与增龄所致的多种激素水平异常、肠钙吸收功能下降、维生素D合成和活化不足、肾功能减退和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过高等密切相关。同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平衡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增加。随着我国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流行,骨质疏松症防控形势将日益严峻。

“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率较低是也导致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的重要原因。”张勇继续说道,由于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加之公众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骨密度检测率较低,大部分居民在骨量下降初期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而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患病。另外,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质疏松症检测诊断能力不足,影响低骨量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期发现。

为提高人民群众骨骼健康意识,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7年启动了“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据介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是“三健”专项行动之一,以中青年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骨骼、健康人生”系列活动及工作。一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居民骨骼健康状况。二是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宣传,组织骨质疏松症专题健康讲座或义诊活动,积极推广“骨质疏松自测”等健康工具,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推广“健骨运动操”等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健骨运动操比赛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骨质疏松症干预活动的主动性,提高群众骨质疏松症防治技能。三是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对基层医务人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培训,提高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控指导能力,同时在有条件的县(区)建立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基地(门诊),重点开展骨质疏松症咨询、筛查、患者管理、区域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

来源:复禾健康
分享给好友 分享给好友

上一篇 : 到2020年 农村贫困人口医保制度将全覆盖

下一篇 : 抗癌药专项谈判 国家医保局原来做了这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