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增加、胎盘激素影响、遗传因素和肥胖等因素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四个主因包括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胎盘激素分泌异常、家族糖尿病史以及孕前体重超标。
1、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激素如人胎盘催乳素和孕酮会干扰胰岛素作用,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孕妇体内需要更多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当胰腺无法代偿时出现高血糖。这种情况可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
2、胎盘激素影响: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拮抗胰岛素功能,这种生理变化在妊娠中后期尤为明显。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糖代谢异常,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定期监测血糖和调整膳食结构是主要干预手段,严重者需医疗干预。
3、遗传易感性: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使其在妊娠期无法有效应对增加的胰岛素需求。这类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糖耐量筛查,并加强孕期血糖监测。
4、孕前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5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糖尿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肥胖本身也是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体重管理和孕期合理增重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计划,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波动。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有助于血糖控制。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对病情管理同样重要。出现视力模糊、异常口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