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牙套后出现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使用正畸蜡、冷敷缓解、药物镇痛、定期复诊等方式改善。疼痛通常由矫治器压迫黏膜、弓丝加力刺激、牙齿移动牵拉牙周膜、口腔溃疡、个体敏感度差异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初期选择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粥类、蒸蛋、豆腐,避免咀嚼硬物加重牙齿压力。食物温度以常温为宜,过冷过热可能刺激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引发敏感。苹果等水果建议切块食用,减少前牙切割动作带来的不适感。
2、使用正畸蜡:
矫治器金属部件摩擦口腔黏膜时,可将专用蜡捏成小球覆盖突出部位。蜡体形成物理屏障减少摩擦,每次进食后需更换新蜡。黏膜破损处可配合含漱液清洁,促进创面愈合。
3、冷敷缓解:
急性疼痛期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面颊部,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低温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牙周膜充血水肿。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过烫食物。
4、药物镇痛:
剧痛难忍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具体用药需经正畸医师评估。黏膜溃疡处可涂抹氨甲环酸口腔贴片,形成保护膜隔离刺激。
5、定期复诊:
弓丝变形或托槽脱落可能造成异常疼痛,需及时调整矫治装置。复诊时医生会根据牙齿移动进度重新加力,每次加力后3天内疼痛感最明显,通常1周内逐渐适应。
佩戴牙套期间建议每日使用冲牙器清洁托槽周围食物残渣,配合含氟漱口水预防龋齿。选择软毛正畸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刷牙导致托槽脱落。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牙龈化脓、牙齿松动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牙根吸收等并发症。适应期可进行咀嚼肌按摩,从耳垂下方沿咬肌走向轻柔按压,每次5分钟缓解肌肉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