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六不治”

发布于 2018/11/02 13:45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翟双庆


医患关系自古就是一道难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了“六不治”。“六不治”看似是针对患者提出的要求,但实际上也是医生的要求,强调的是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和配合对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史记》记载,扁鹊路经齐国时拜见齐桓侯(也叫“蔡桓公”),见其面色后便直率地说:“您有病了,您的病在皮肉之间,还容易治疗,如果不冶,将要耽误治疗的时机。”齐桓侯并未听进去扁鹊的劝告,还毫不在意地说:“寡人一向身体很好,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不仅如此,他还对别人说扁鹊无非想牟利,把没有病的人看好当作自己的功劳。齐桓侯就是“不论于理”的一种表现。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患者,在医生诊断过后,拿出一摞诊断书,然后说某某医生怎么诊断的、网上如何说的。这样的患者往往只是“看”病,常常质疑医嘱,拒绝治疗,造成疾病迁延。医学专业性较强,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也并非仅靠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长期临床实践。合格的医生都是基于多年学习、训练及临床经验,才提出针对患者的专业医疗建议。患者如果不相信大夫,不遵从医嘱,疾病就很难得到治疗。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现代人工作忙、压力大,很多人年轻时依仗身体底子好,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于是熬夜、喝酒,不加节制,通过透支健康来实现一时“价值”,等到人过中年,身体按照“生长壮老矣”的规律发展到下坡路时,各种疾病、不适就一并出现。这在中医看来非常不可取。

《黄帝内经》中说:“天复地载……莫贵于人”,意思是整个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最宝贵。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看重,而把外在的名利、一时的欢愉放在生命之前,疾病很难治疗。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适,即适应,就是说当患者穿衣、饮食不能跟自然界、跟社会相适应,不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其疾病很难治愈。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要适应一年四时、一天十二时辰的规律,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人体能够及时适应四时变化,身体就能始终处在和谐状态。

中医认为,白天阳气升,人应该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思维活动,比如上课、上班、锻炼;晚上属阴,应该静下来。可是有人偏偏爱白天睡大觉、晚上熬夜,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比如,我有个朋友,他们单位好多人都出现食欲减退、手脚发凉的情况。我偶然去他的单位拜访,才发现夏天办公室里空调开得特别凉,好多女同志甚至都披上了羽绒服办公。原来是因为办公室有很多机器怕高温,所以把空调温度调得特别低,这会造成人体阳气损伤,导致人们很容易生病。现代社会,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生活不节制、饮食无度、好逸恶劳,甚至是科技发展等造成的。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所谓阴阳并,是指阴阳在人体里,指的就是气和血。如果气血错乱,那么五脏六腑就跟着乱。中医认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五脏藏五神,而神主形。也就是说,当五脏不和,人的神志就容易异常,进而导致一些行为异常,如胡言乱语。

临床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患者精神意识异常,但各个脏腑单独辨证却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有时也称为“无证可辨”,其实,这就是五脏之间的关系乱了,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黄帝内经》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传至五脏,终至难治。这点实际上是要求患者身体出现小毛病时不要硬扛,及时治疗,免得拖成难以治愈的重病。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羸,即身体特别衰弱,已经不能服药了。这说明病已经很严重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受损了,气血都不能运营了,不能把药带到需要发挥作用的地点,喝药也就没用了,治疗当然就非常困难了。

这一方面提醒我们,患者应重视自己健康,没病时要注重预防,有小病时要及时治疗、防微杜渐,不要等到疾病发展到非常难治的地步再去求助医生;另一方面,也告诉患者,应正确认识生命的进程,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早期医疗活动常与巫术杂糅不分,很多巫医能够掌握一些疾病的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因此也能对某些疾病产生疗效。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巫医的队伍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舍弃鬼神,研究天人相应,形成以五行为构架、系统方法论为思维模式的医学体系;另外一部分则拜倒在鬼神跟前乞求庇护,只讲祝祷咒禁。因此,扁鹊认为,得了病不听医生的话,反而去求鬼神,这病自然不好治。

反观当下,很多人不信任正规医院医生的治疗,反而去相信所谓的“神医”“秘方”,最终延误病情甚至“雪上加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换个角度看,“六不治”实际也是对医生的要求。“不治”并不是拒绝给这样的患者治疗,而是指出治疗这样的患者比较困难,告诉医生需要付出更多耐心、下更大功夫,才能达到病人和医生的“标本相合”,才能治愈疾病。

首先,医生要了解病人。《黄帝内经》中提出,医者要“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也就是说,医生要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如南方多湿、滨海多食海鲜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如日常作息、饮食偏好等,才能对疾病作出更准确判断。

其次,要会引导病人。没有人不惧怕生死,医生要把治疗方法跟病人讲清楚,告诉患者遵医嘱的好处有什么、不按要求做的危害是什么,还要引导患者正确养生、康复、防病,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疾病痛苦,而不遵医嘱又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最后,面对疾病,永不放弃。《黄帝内经》中将疾病比作是扎了刺、打了结、弄脏了东西,并告诉大家扎了刺可以拔,打了结可以解,弄脏了可以清洗,而对于那些所谓的不能治疗的,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这就要求医生,面对疾病永远不能放弃,要不断学习研究,探索人类自身的奥秘。

“你将生命托付于我,我尽医者仁心鞠躬尽瘁。”这才是理想的医患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