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高热、神经系统异常、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肢体无力震颤以及皮肤黏膜严重损伤。
1、持续高热:
重症患者体温常超过39℃,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持续3天以上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进行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测,必要时需住院进行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
2、神经系统异常:
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此类症状多由肠道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需立即进行脑脊液检查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并给予甘露醇等降颅压治疗。
3、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四肢发凉等表现时,提示可能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循环衰竭。需立即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
4、肢体无力震颤:
部分患者会出现肌阵挛、肢体抖动或急性弛缓性麻痹,这与病毒侵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关。需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严重者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5、皮肤黏膜严重损伤:
除典型手足臀部皮疹外,重症患者可出现大面积疱疹伴糜烂出血,口腔黏膜溃疡导致无法进食。需加强创面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除医疗干预外,护理中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酸性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疼痛。恢复期可进行适度肢体功能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患者用品应单独消毒处理,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2周。出现任何病情变化都应及时就医复查,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