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海鲜,怎么“吃”进医院?专家:这几个错别再犯了

发布于 2025/05/23 12:22

夏天一到,海鲜大排档的烟火气就飘满了整条街。肥美的生蚝、鲜甜的虾蟹,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但你知道吗?每年这个季节,医院急诊科都会接诊不少因为吃海鲜出问题的患者。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让你"吃"进医院的海鲜误区,看完这篇,放心做个快乐的吃货!

一、海鲜选购的3个致.命错误

1、贪图"生猛"可能害了你

很多人专挑活蹦乱跳的海鲜买,但有些商贩会用化学药剂保持海鲜活力。特别要警惕异常活跃的贝类,可能是被泡过"兴奋剂"。

2、冰鲜≠新鲜

摊位上铺满冰碴的海鲜不一定新鲜。真正新鲜的海鱼眼睛清澈凸起,鱼鳃鲜红,鱼肉有弹性。如果鱼眼浑浊凹陷,再便宜也别买。

3、颜色鲜艳要当心

特别鲜亮的虾可能是泡过保鲜剂,正常虾煮熟后应该是自然的橘红色。螃蟹壳发亮、蟹脚特别黄的也要警惕。

二、烹饪过程中的2大雷区

1、醉虾醉蟹风险高

用酒腌制并不能完全杀菌,特别是肝吸虫等寄生虫。有人觉得高度酒能消毒,其实需要75度酒精浸泡15分钟才有效,家常做法根本达不到。

2、半生不熟最危险

像三文鱼刺身这类生食,对冷链运输要求极高。家庭厨房很难达到卫生标准,贝类、甲壳类一定要彻底煮熟。

三、4类人吃海鲜要特别小心

1、痛风患者

海鲜嘌呤含量高,容易诱发痛风发作。急性期要完全忌口,缓解期也要严格控制量。

2、过敏体质

有些人吃虾蟹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嘴唇肿胀,严重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第一次尝试新品种要少量。

3、肝功能异常者

海鲜中的蛋白质需要肝脏分解代谢,肝功能不好的人要减少摄入量。

4、服用某些药物期间

吃头孢类抗生素绝对不能喝酒配海鲜,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严重可致.命。

四、安全吃海鲜的5个建议

1、彻底煮熟是王道

100℃高温持续加热5分钟以上,能杀死绝大多数寄生虫和细菌。

2、现买现吃最保险

海鲜死亡后细菌繁殖速度惊人,4小时内必须烹饪,不要反复解冻。

3、搭配有讲究

吃海鲜时搭配姜醋、紫苏等,既能去腥又能中和寒性。但别和大量维生素C同食。

4、这些部位不能吃

虾头、蟹腮、鱼胆等容易富集重金属和毒素,处理时要去除干净。

5、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吃完出现恶心、腹泻、皮肤红疹等症状,别硬扛,立即就医最稳妥。

记住这些要点,你就能安心享受夏日海鲜盛宴了。毕竟美食当前,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下次约朋友吃海鲜时,不妨把这些小知识分享给他们,让这个夏天吃得开心又放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