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陪着老人一起前行
发布于 2018/11/21 10:30 生命时报
发布于 2018/11/21 10:30 生命时报
当信息时代撞上老龄社会,有个问题不容忽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会不会把老年人抛在身后?
有些答案令人不安。不会网络支付,老人在超市手攥现金无法购物,恼怒地感叹:拿着人民币,在中国却买不了东西;不会网上订票,老人徘徊在车站却坐不上返乡的列车……不止于此,在线订制旅游、移动理财钱包、手机健康顾问……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走进生活,让不少年轻人大呼方便,但老年人群却步履蹒跚,没能顺畅地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
人是社会性的,要在社会联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科技的更新发展,本该为人们的社会化交往提供更便捷的途径和手段。但对一些老年人而言,这种变化太快了,几乎一夜之间重构了久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老人们的感觉就像是身边处处是门,却都上着加密数字锁,既看不懂,也打不开,四顾茫然,寸步难行。与社会的联系断了,失落和无助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对于这部分老年人,亟需帮他们克服技术更新带来的不适应和障碍感,重新与社会建立联系。
社会大家庭得先操一份心。首先,能否有组织地帮助老年人接触和掌握新技术?比如,利用好老年大学、社区公共空间等平台,由专业人士或者青年志愿者,向老人传播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和使用方法,带着他们操作实践。
再有,是否可以多尝试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既通过线上技术手段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又可通过提供线下便捷服务,方便消费者。比如,购买火车票,在车站不妨增加工作人员、志愿人士,指导上了年纪的乘客手机预订、线下取票。
另外,是否可以多利用新技术,设计和生产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产品?目前,已经有老年人全职护理机器人面世。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进行简单的医护操作,如测量血压和体温;既能提供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还能参与老年人喜爱的互动游戏,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要尽心,个人的小家庭也要出份力。年轻人先迈过了新技术的门槛,就在门里等等自己的爸妈,耐心陪伴、细细说明,不要莽撞撞“纠正”,不去急吼吼“启蒙”。当年父母牵着你的手认识花草云月,今天你就不能领着他们学学网络支付、手机叫车?陪着老人去尝试,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咂摸出新技术的好滋味。
当然,老年人自己也别总抱着排斥的心,与其埋怨技术跑得快,不如自身心脑跟得上。其实,新的生活模式没那么神秘,多尝试多接触,当个与时代并行的“潮人”,岂不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上一篇 : 喝黄酒对身体都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 打击医闹要下狠心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