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常见危害主要有鼻腔阻塞、头痛、嗅觉减退、眼部并发症和颅内感染五种。
1、鼻腔阻塞:
真菌团块及炎性分泌物可导致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长期阻塞可能引发慢性缺氧,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鼻腔黏膜肿胀还可能合并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性分泌物。早期通过鼻内镜清除真菌团块可有效缓解。
2、头痛:
真菌侵蚀鼻窦骨质或压迫三叉神经分支时,常引发额部、眶周或枕部钝痛,疼痛具有定位特征且晨间加重。侵袭性真菌感染可能破坏筛窦顶壁,导致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需紧急手术干预。
3、嗅觉减退:
真菌毒素及炎性介质会损伤嗅区黏膜上皮细胞,约60%患者出现渐进性嗅觉下降。非侵袭型患者清除病灶后嗅觉多可恢复,但侵袭型可能造成永久性失嗅。嗅觉障碍还会影响食欲与营养摄入。
4、眼部并发症:
病变累及眶周时可能引发眼眶蜂窝织炎、视神经炎或眼球运动障碍,表现为眼睑红肿、复视和视力骤降。毛霉菌等侵袭性感染可在48小时内导致眼动脉栓塞,需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联合眶减压术。
5、颅内感染:
真菌通过筛板或破坏的颅底骨质侵入颅内,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或海绵窦血栓,死亡率高达30%。典型症状包括高热、颈强直及意识障碍,需通过颅脑MRI确诊并实施跨学科救治。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干燥,过敏体质者应减少接触霉变环境。建议增加维生素A、C及锌的摄入以增强黏膜免疫力,鼻腔冲洗可辅助清除分泌物。出现单侧脓血性鼻涕或面部肿胀时应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鼻窦CT监测复发。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诱发侵袭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