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小心丹毒上身

发布于 2018/11/27 18:16 复禾健康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发病突然,发热恶寒,皮肤出现局限性鲜红色稍隆起的斑片,边界清楚,扩展迅速。丹毒的病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医文献中就有记载,并以其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发于头面的称为“抱头火丹”,发于胸腹的称为“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称为“流火”。但从热毒炽盛所致皮肤状如涂丹,热如火灼的特点而言,统称为“丹毒”。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血分有热,复感风热火毒之邪,风火相煽,发为丹毒。兼夹湿邪者,湿热郁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症状特点:本病发病部位以小腿多见,头面次之。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发病前可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缺乏、乏力等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以后皮肤出现小片红斑,继而变为大片稍隆起于皮面的鲜红色斑片,用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但在压力除去后,红色又恢复。病变边界清楚,表面紧张光亮,触之有压痛,自觉灼热疼痛。

严重者可在红斑上伴发大疱或血疱。在某处多次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小腿丹毒日久可形成象皮腿。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

风热证:多发生于头面部,局部发红、肿胀、微痒,疼痛不明显,伴发热、恶寒、头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毒,散风消肿。

湿热证:多发于下肢,局部肿胀明显,皮肤红斑且边界清楚,患肢沉重,伴乏力、食欲缺乏;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和血通络。

外用:

1、鲜马齿苋或鲜仙人掌适量,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日2~3次。

2、鲜白菜帮或鲜绿豆芽,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3次。

3、鲜鸭跖草适量,浸泡于食醋內1小时后,用其叶片外敷患处,每日4~6次

注意事项: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疾病,预防丹毒的发生。急性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食物。慢性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营养,减少复发。发热时应卧床休息,下肢患病者应经常抬高患肢。患者的衣服被褥用具应及时消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