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可能引发肺气肿、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气胸、右心衰竭等并发症。
1、肺气肿:
长期哮喘发作导致肺泡壁破坏,气体滞留形成肺气肿。患者出现桶状胸、活动后气促加重,肺功能检查显示残气量增加。治疗需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严重者需长期氧疗。
2、呼吸衰竭:
急性重度哮喘发作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出现紫绀、意识模糊,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需紧急给予机械通气,并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3、慢性阻塞性肺病:
哮喘反复发作导致气道重塑,与慢性支气管炎共同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比值下降。治疗需长期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激素。
4、气胸:
哮喘急性发作时肺泡内压骤增可能导致肺大疱破裂,引发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加重,胸部X线可见胸腔积气。少量气胸可观察,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5、右心衰竭:
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治疗需控制哮喘发作,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哮喘患者需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坚持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日常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保持适宜湿度环境,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限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