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肺结核是否被传染

发布于 2025/05/28 15:33

肺结核可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和痰培养检查等方式确诊是否被传染。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1、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注射于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硬结直径。硬结直径≥5毫米提示可能感染,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该试验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筛查,但卡介苗接种者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2、γ-干扰素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释放的γ-干扰素水平判断感染情况。该方法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特异性较高,但检测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难以判读的情况。

3、胸部影像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结核特征性改变,如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的斑片状、结节状阴影,伴或不伴空洞形成。影像学检查能明确病变范围,但对早期感染敏感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痰涂片检查: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标本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阳性结果可初步诊断结核病。该方法快速简便,但敏感性较低,需连续采集3次晨痰送检。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结核感染可能。

5、痰培养检查:

痰培养是将痰标本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情况。该方法为诊断金标准,可进行药敏试验,但培养周期长达2-8周。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可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出率。

预防肺结核传染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患者需规范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密切接触者应定期进行结核筛查,婴幼儿需按时接种卡介苗。公共场所注意咳嗽礼仪,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