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了解导致血小板减少的5大原因!

发布于 2018/12/04 15:43 复禾健康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是人体血液必不可少的成分。我们要了解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骨髓,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胞,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 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药、细胞毒药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免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此某些病人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 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4)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 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形,如肾脏、心脏、骨骼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等。

(5)其他 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人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我们详细的了解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好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