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双囊管放置术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导管插入、气囊充气固定、术后确认五个关键环节。
1、术前准备:
患者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测量鼻孔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以确定插管深度。检查三腔双囊管各腔道通畅性,用注射器抽尽气囊内残余气体,石蜡油润滑导管前端40厘米。准备负压吸引装置、生理盐水及止血钳等器械。
2、局部麻醉:
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对患者鼻腔及咽部进行表面麻醉,减轻插管不适感。对于躁动不安者,可考虑静脉注射镇静药物。麻醉起效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评估咽喉反射抑制情况。
3、导管插入:
经鼻腔缓慢送入导管至标记长度,当导管尖端达咽喉部时,立即让患者配合吞咽动作。如遇阻力不可强行推进,应退出后调整角度重新插入。导管进入胃腔后,用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确认位置。
4、气囊充气:
先向胃囊注入250-300毫升空气,轻轻外拉导管至遇阻力,表明胃囊已压迫贲门。食管囊注入100-150毫升空气,压力维持在30-45mmHg。通过听诊器确认气囊未误入气管,连接胃肠减压装置。
5、术后确认:
拍摄X线片验证导管位置,标记外露导管刻度。定时检查气囊压力,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床头持续备止血钳,防止气囊漏气导致导管移位。记录置管时间、气囊注气量及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需保持患者绝对卧床,床头抬高30度防止反流。每12小时短暂放气5-10分钟避免黏膜缺血坏死,放气前静脉通路需保持通畅。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观察有无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考虑拔管,拔管前需抽尽气囊内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