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肘关节疼痛可挂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常见原因包括肌腱炎、关节炎、神经压迫等,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关节腔注射治疗、手术治疗。
1、肌腱炎:
肘关节周围肌腱过度使用或劳损可引发肌腱炎,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并冰敷,慢性期可采用超声波治疗。医生可能开具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顽固性疼痛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2、骨关节炎:
肘关节软骨退变会导致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或外伤史患者。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治疗包括口服软骨保护剂、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晚期严重畸形需行关节镜清理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3、神经卡压:
尺神经在肘管处受压会引起小指麻木伴肘内侧疼痛,肌电图检查可确诊。轻度卡压可通过神经营养药物和支具固定改善,严重者需行尺神经前置术。避免长期屈肘动作有助于预防复发。
4、韧带损伤:
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创伤,表现为特定方向的不稳定感。急性损伤需石膏固定,陈旧性损伤需韧带重建手术。康复期应进行渐进式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
5、游离体形成:
关节腔内软骨或骨碎片脱落形成游离体,会导致突发性关节交锁和剧痛。X线或MRI可明确诊断,小游离体可通过关节穿刺抽吸,较大游离体需关节镜手术取出。
肘关节疼痛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重复性屈伸动作,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手臂减轻压力。建议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游泳或太极拳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饮食中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急性疼痛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性夜间痛或关节变形应立即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