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常见的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05/30 06:43

肝癌介入治疗后需注意术后反应监测、药物规范使用、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及并发症预防。介入治疗后的护理重点包括观察体征变化、遵循医嘱用药、保证营养摄入、按时影像学随访以及警惕出血或感染风险。

1、体征监测:

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体温变化。术后发热低于38.5℃多为肿瘤坏死吸收热,若持续高热需排除感染可能。腹部疼痛程度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或肝包膜牵拉反应,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2、药物管理:

抗病毒治疗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以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不可自行停药。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进肝功能恢复。止痛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阶梯原则,避免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所有药物调整均需经专科医生评估。

3、营养支持:

术后初期选择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软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及大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及烧烤类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出现腹水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g以内。

4、复查随访:

治疗后1个月需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肿瘤坏死情况,后续每3个月监测甲胎蛋白变化。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应每月进行,发现血小板低于50×10⁹/L需及时干预。PET-CT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用于发现潜在转移病灶。

5、并发症预防: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穿刺点出血,保持导管插入处干燥清洁。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警惕胆道梗阻,持续腹胀可能提示腹水加重。日常注意避免磕碰以防皮下瘀斑,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应立即急诊就医。

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建议采用腹带保护腹部,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午休不超过30分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注意患者情绪波动。严格戒除酒精及烟草,避免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超过5%应及时就诊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