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需谨慎食用坚果,每日建议控制在10克以内。坚果摄入需考虑胆囊收缩刺激、脂肪含量、个体耐受性、加工方式及替代选择等因素。
1、胆囊刺激:
坚果中的脂肪会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可能诱发胆绞痛发作。急性发作期应完全避免,缓解期可尝试少量原味杏仁或腰果,同时观察饭后右上腹是否出现闷胀感。
2、脂肪类型:
核桃、夏威夷果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坚果相对更适合。需避免每日脂肪总摄入超过40克,10克坚果约含脂肪5-7克,应计入全天脂肪配额。
3、个体差异:
对既往进食坚果后出现不适的患者应禁止食用。无症状者可从小剂量开始尝试,优先选择去皮的坚果仁,避免同时摄入油炸类坚果加重消化负担。
4、加工方式:
禁止食用糖渍、盐焗或油炸坚果。建议选择低温烘焙的原味坚果,食用前可研磨成粉加入粥品,减少对胆囊的机械刺激。
5、营养替代:
发作期可用南瓜籽仁、亚麻籽等低脂种子类替代。缓解期可将坚果与高纤维食物如燕麦搭配,延缓脂肪吸收速度,降低胆囊压力。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模式,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0克以内。建议采用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避免动物内脏及肥肉摄入。可适当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苹果、燕麦的摄入量,促进胆汁酸代谢。规律进食习惯对预防发作尤为重要,建议每日5-6餐少量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合并肥胖者需通过慢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逐步减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绞痛。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壁厚度及结石变化,出现持续隐痛或黄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