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心力衰竭。
1、感染:
感染是永久性血管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长期留置导管或手术切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侵入,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需移除感染通路。
2、血栓形成:
血液在血管通路内异常凝结可能造成管腔阻塞,表现为血流不畅或完全中断。血栓形成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及高凝状态有关。早期可通过抗凝药物溶解血栓,严重时需手术取栓或重建通路。
3、血管狭窄:
反复穿刺或血流冲击可导致血管内膜增生,进而引发管腔狭窄。患者可能出现血流量下降、静脉压升高。轻度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重度狭窄需手术修复或更换通路位置。
4、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
血管壁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穿刺处血管壁破裂则形成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局部搏动性包块,可能伴随疼痛或神经压迫症状。小型动脉瘤可观察,大型或破裂风险高的需手术修补。
5、心力衰竭:
动静脉瘘导致大量血液分流可能增加心脏负荷,长期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超声评估分流情况,严重时需手术缩小瘘口或改用其他透析方式。
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后需定期监测通路功能,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压迫或过度用力。日常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肿胀,透析后正确压迫止血。合理控制水分摄入,维持血压稳定,适当进行握力训练以促进内瘘成熟。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并发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