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健身圈流传一个有趣的说法:深蹲不仅能练翘臀,还能降血压?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让不少中老年朋友又爱又怕。其实深蹲和血压的关系,还真藏着不少学问。
一、深蹲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
1、短期血压波动
下蹲时腹压增加,血压会暂时性升高10-20mmHg。但起身后血管扩张,血压反而会回落到比运动前更低的水平。这种"压力-释放"的循环就像在给血管做按摩。
2、长期调节机制
规律深蹲能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回流。坚持3个月后,安静时的收缩压平均可下降5-8mmHg,效果堪比某些降压食材。
二、中老年人深蹲的正确打开方式
1、量力而行
初学者从椅子辅助深蹲开始:坐在椅子上站起,每天做2组,每组8-10次。适应后再尝试无辅助深蹲。
2、控制幅度
下蹲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不必追求"臀部贴脚跟"。膝盖不要超过脚尖,避免关节损伤。
3、配合呼吸
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切忌屏住呼吸,这会导致血压骤升。
三、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血压超过160/100mmHg
建议先控制好血压再尝试,避免运动时发生危险。
2、膝关节疼痛
可改为靠墙静蹲:背部贴墙,屈膝角度不超过90度,每次保持30秒。
3、头晕目眩
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导致,需要调整训练计划。
四、最佳训练方案
1、时间选择
早晨服药1小时后或下午4-6点血压较低时段,避免清晨血压高峰。
2、频率控制
每周3-4次,每次3组,组间休息2分钟。配合快走效果更佳。
3、监测记录
运动前后测量血压,建立个人血压变化档案。
记住一个原则: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不气喘的强度最安全。有位65岁的糖友坚持半年椅子深蹲,不仅血压稳定了,连血糖指标也改善不少。运动是最好的良药,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剂量"。从今天开始,试着把深蹲变成你的健康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