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折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早期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关节僵硬、肿胀发热、活动受限和异常声响。创伤性关节炎通常在骨折愈合后逐渐出现,与关节面损伤和力学改变有关。
1、局部疼痛:
早期表现为负重时足跟部钝痛或刺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与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相关,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症状明显,医学上称为"启动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
2、关节僵硬:
骨折愈合后出现关节活动度下降,尤以晨起时显著,适当活动后略有改善。僵硬源于关节囊纤维化及周围软组织粘连,可能伴随踝关节背屈功能受限,影响正常步态。
3、肿胀发热:
患处呈现持续性肿胀,皮肤温度较健侧升高。此症状由滑膜增生充血引发关节积液所致,按压时有波动感,可能伴有跟骨周围软组织增厚。
4、活动受限:
患者常主诉下蹲、爬楼梯困难,关节活动时出现"卡顿感"。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形成,这与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导致的机械性阻挡有关。
5、异常声响:
活动时关节发出摩擦音或捻发音,医学上称为"捻发音"。软骨碎片脱落或关节面粗糙导致摩擦增强,此症状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需警惕软骨进一步损伤。
建议患者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及跟腱拉伸,穿戴具有缓冲功能的矫形鞋垫。出现持续疼痛或夜间痛时应及时复查X线或核磁共振,评估是否需关节腔注射治疗或手术干预。寒冷季节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