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手术后引流管一般需留置3-7天,具体拔管时间与术后恢复情况、引流液性状、并发症风险等因素相关。
1、术后恢复:
引流管拔除需观察患者体温、腹痛等体征稳定,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若存在胆道感染或胰腺炎等并发症,需延迟至炎症控制后拔管。
2、引流液评估:
每日记录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胆汁澄清且引流量<200ml/日提示胆道通畅。若引流液含血性、脓性分泌物或持续超500ml/日,需进一步检查处理。
3、影像学确认:
拔管前需通过胆道造影或超声确认胆总管无残余结石、狭窄及胆漏。存在胆道梗阻者需先行解除梗阻再拔管。
4、并发症风险:
高龄、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愈合较慢,需延长置管时间。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者需警惕粘连导致的引流不畅。
5、操作因素:
单纯诊断性ERCP置管时间较短,治疗性ERCP因涉及取石、支架置入等操作,通常需延长2-3天观察疗效。
术后早期宜选择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翻身或活动时注意固定防止牵拉。每日监测体温及腹部体征,出现发热、黄疸或引流异常时需及时复诊。拔管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胆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