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护理

发布于 2025/01/09 09:05 复禾健康

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护理的核心在于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用药、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措施。

支架取栓术后,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或卒中单元接受密切监测,重点关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血压控制尤为重要,过高可能导致再出血,过低则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通常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20-140mmHg之间。术后24小时内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取栓效果及是否存在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术后常规用药,用于预防血栓再形成,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可能需要延迟或减少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和吞咽功能恢复。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术后患者可能因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需给予充分关怀,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支架取栓术后,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或卒中单元接受密切监测,重点关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血压控制尤为重要,过高可能导致再出血,过低则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通常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20-140mmHg之间。术后24小时内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取栓效果及是否存在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术后常规用药,用于预防血栓再形成,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可能需要延迟或减少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和吞咽功能恢复。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术后患者可能因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需给予充分关怀,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术后护理还需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推荐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油等,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术后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通常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药物疗效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家属在护理过程中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如协助翻身、预防压疮、观察病情变化等,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良好照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