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实现。过敏性鼻炎通常由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孢子、冷空气刺激等因素引起。
1、避免过敏原:
明确并远离致敏原是基础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建议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减少毛绒玩具接触。对花粉过敏者需关注季节变化,外出佩戴口罩。
2、鼻腔冲洗:
生理盐水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儿童可使用专用洗鼻器,每日1-2次,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后配合轻柔擤鼻,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
3、药物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可缓解打喷嚏和鼻痒;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喷雾能减轻黏膜水肿。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应用减充血剂。
4、免疫治疗:
针对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逐渐提高耐受性。疗程通常持续3-5年,适用于5岁以上中重度患儿,需严格监测不良反应。
5、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40%-60%,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悬浮颗粒。避免接触香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冬季外出注意面部保暖。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霉菌滋生。
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Omega-3脂肪酸可从深海鱼类获取。适度运动如游泳可增强鼻腔黏膜抵抗力,但花粉季节需避免户外剧烈活动。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免疫平衡。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喘息时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合并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