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后背腰疼可能由肌肉劳损、生长痛、脊柱侧弯、泌尿系统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补钙观察、矫形支具、抗感染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剧烈运动或不良姿势可能导致腰背部肌肉过度紧张,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建议热敷按摩配合休息,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弯腰,若48小时未缓解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2、生长痛:
快速生长期骨骼牵拉周围软组织可能引发钝痛,多发生于夜间,无红肿热痛表现。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局部热敷缓解,建议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及适量日照。
3、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期可表现为不对称腰背疼痛,伴随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轻度可通过施罗德体操矫正,Cobb角超过20度需定制矫形支具,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4、泌尿系统感染:
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可能引起放射性腰痛,常伴尿频尿急、发热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及培养检查,轻症可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反复发作需排查泌尿系统畸形。
5、腰椎间盘突出:
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多与外伤有关,表现为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配合低频脉冲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日常应注意调整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学习时保持脊柱直立姿势,每40分钟起身活动。建议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引体向上等拉伸运动,睡眠选用硬度适中的床垫。持续疼痛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需及时至儿科或骨科就诊完善X光、MRI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