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恢复期需注意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和心理疏导。恢复期护理关键在于降低复发风险、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1、预防感染:
恢复期患儿免疫力较低,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卫生及口腔清洁。室内保持通风,冬季注意保暖防流感。出现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源。
2、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鱼肉粥、蔬菜泥等。少食多餐避免消化不良,适量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促进脑细胞修复。
3、康复训练:
针对遗留的运动障碍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平衡训练;语言障碍需配合发音练习。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每日总时长不超过2小时,避免过度疲劳。
4、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脑电图,3个月内每月进行神经系统评估。重点关注认知功能、肌张力等指标,必要时复查脑脊液或头颅影像学检查。
5、心理疏导:
患儿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认知障碍,家长需保持耐心沟通。可通过绘画、音乐等游戏疗法缓解焦虑,严重者需专业心理干预。
恢复期应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电子屏幕刺激。饮食可增加蓝莓、菠菜等抗氧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若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监测体温、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记录患儿行为变化供医生参考。康复过程中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