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05 17:32
发布于 2025/06/05 17:32
心肌缺血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是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斑块破裂可诱发血栓完全阻塞血管,需通过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
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一过性血流中断,常见于吸烟、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时。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痉挛,长期管理需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
剧烈运动、甲亢、持续性心动过速等情况使心脏需氧量超出供氧能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甲亢患者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或高原缺氧时,血红蛋白携氧不足导致心肌缺氧。需纠正贫血、高压氧治疗或返回低海拔地区,必要时输注红细胞。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发微小血管病变,即使大血管通畅仍会出现心肌灌注不足。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胰激肽原酶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
心肌缺血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限制精制糖摄入。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使用,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应立即就医。
上一篇 : 一直流鼻血需要去医院检查什么
下一篇 : 二月吐奶比一月频繁怎么回事,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