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肾穿刺有危险吗 肾穿刺存在两大风险性

发布于 2025/06/05 18:12

肾穿刺存在出血和感染两大主要风险。肾穿刺的风险性主要与操作技术、患者基础疾病、术后护理、解剖结构变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1、操作技术:

穿刺过程中若定位不准确可能损伤周围脏器,熟练的操作者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可规避技术风险,术前需通过超声或CT精确定位穿刺点。

2、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术后更易出现血尿或肾周血肿。这类患者术前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血糖稳定在空腹7毫摩尔每升以内。

3、术后护理:

穿刺后需严格卧床24小时以防止出血,期间密切监测血压、尿色变化。过早活动可能导致穿刺点血管闭合不全,引发迟发性出血,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器。

4、解剖变异:

肾脏位置异常或血管走行特殊的个体穿刺难度增大,术前影像学评估尤为重要。马蹄肾、游走肾等特殊解剖结构需采用侧卧位或超声引导下调整进针角度。

5、凝血异常:

血小板低于80×10^9/升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出血风险升高,这类患者需提前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遵医嘱停药5-7天再行穿刺。

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以冲刷尿路。饮食宜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蛋白。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活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