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四种方法控制。肺部肿瘤通常由长期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
早期局限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术式。手术适应症取决于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肺功能状况,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2、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结构,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可精准定位病灶,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等黏膜损伤。
3、化学治疗:
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灭癌细胞,常用含铂类联合方案如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需配合升白细胞药物使用。
4、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抑制剂,如EGFR突变可用吉非替尼,ALK阳性可用克唑替尼。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靶点,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肺部肿瘤患者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以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为主;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暴露;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进行胸部CT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咯血、持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