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的症状主要由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激素分泌异常、占位效应、血管受压以及继发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
1、肿瘤压迫:
垂体瘤增大可直接压迫垂体及邻近结构,如视交叉受压导致双颞侧偏盲,向上生长压迫下丘脑可能引起尿崩症或体温调节异常。肿瘤向两侧侵袭海绵窦时,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等颅神经症状。
2、激素异常:
功能性垂体瘤会过度分泌特定激素,如生长激素瘤引起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导致库欣综合征。激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引发垂体功能减退,表现为疲劳、低血压等全身症状。
3、占位效应:
肿瘤体积增大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瘤体突破鞍膈向上生长时,可能突然引发剧烈头痛伴视力急剧下降的垂体卒中表现。
4、血管受压:
肿瘤压迫垂体门脉系统会影响下丘脑激素的输送,干扰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调控通路。大血管受压可能引起垂体缺血性坏死,导致急性激素分泌障碍。
5、代谢紊乱:
激素分泌异常可继发多种代谢问题,如生长激素过多导致胰岛素抵抗,催乳素瘤引发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常见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能出现低钠血症等表现。
脑垂体瘤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肿瘤出血。饮食应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高钙食物需谨慎选择以防加重骨质流失。建议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变化,记录头痛发作频率和视力变化情况。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激素水平,逐步恢复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运动强度以不引发头痛为宜。出现多饮多尿、视力骤降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