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乳腺炎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疼痛控制、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主要措施包括定期换药、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保持局部清洁、摄入高蛋白饮食以及情绪调节。
1、伤口管理:
术后需每日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液或出血,由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无菌换药。若使用引流管,需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通常术后3-5天拔除。伤口愈合期避免沾水,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出现红肿热痛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2、疼痛控制:
术后48小时内可按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采取半卧位休息减轻乳房张力,哺乳期患者需定时排空乳汁。冰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可辅助镇痛,避免直接接触伤口。
3、感染预防:
遵医嘱口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5-7天,哺乳期患者需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污染。监测体温变化,出现38℃以上发热需复查血常规。
4、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60-80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虾、瘦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材。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可食用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限制高脂饮食避免乳汁过度黏稠,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5、心理疏导:
术后乳房外形改变可能引发焦虑,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缓解情绪压力。哺乳期患者需接受母乳喂养指导,学习正确排乳手法。家属应协助分担育儿责任,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影响恢复。
术后恢复期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建议穿戴无钢圈支撑内衣减轻乳房下垂,2周内禁止泡澡或游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蒲公英、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材。每日进行上肢轻柔伸展活动预防关节僵硬,但需避免直接牵拉乳房区域。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哺乳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喂养。出现乳房硬块、持续低热或伤口愈合延迟等异常情况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