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喘息、咳嗽咳痰、发热、胸闷及影像学异常。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过敏反应、气道炎症加重、支气管扩张三个阶段。
1、喘息发作:
多数患者以突发喘息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这种喘息具有反复发作特性,常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有限,可能与曲霉菌致敏导致的支气管高反应性相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
2、咳嗽咳痰:
患者常出现慢性咳嗽伴黏液栓咳出,痰液多呈棕褐色或含有支气管管型。痰栓形成是本病特征性表现,源于曲霉菌抗原刺激导致的支气管黏液分泌亢进。部分患者痰液中可检出曲霉菌菌丝,但并非所有病例都能发现。
3、持续低热:
约半数患者伴随长期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波动。发热机制与Ⅲ型变态反应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常伴有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发热症状使用普通解热镇痛药效果不佳,需配合抗过敏治疗。
4、胸闷胸痛:
疾病进展期可出现胸部压迫感或钝痛,与支气管黏液栓塞导致的肺不张相关。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区域,深呼吸时加重。严重者可因持续性肺不张引发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5、影像学改变:
胸部CT可见游走性肺部浸润影、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或黏液栓形成的"指套征"。这些改变具有一过性特点,随病情波动而变化。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以肺上叶为著。
患者日常需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接触霉变物质。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抗氧化食物摄入,如猕猴桃、西兰花等。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但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与IgE水平,监测支气管扩张进展情况。出现痰量突然增多或咯血时应及时就医,警惕曲霉菌侵袭性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