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高营养治疗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6/07 20:21

静脉高营养治疗是通过静脉输注方式为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全面营养支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消化道功能障碍或术后恢复期患者。

1、核心原理:

静脉高营养治疗绕过消化系统,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素直接输入中心静脉。这种全肠外营养支持能维持患者基础代谢需求,纠正负氮平衡,促进组织修复。溶液需严格按个体化配比,渗透压通常超过900mOsm/L。

2、适用人群:

主要针对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肠梗阻等消化道功能丧失患者,以及大手术后7天无法恢复进食者。肿瘤放化疗后严重黏膜炎、克罗恩病急性期、烧伤面积超过30%的患者也常需此治疗。

3、成分组成:

标准配方包含50%葡萄糖提供热量,8.5%复合氨基酸补充蛋白质,20%脂肪乳剂供给必需脂肪酸。同时添加氯化钠、氯化钾等电解质,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族、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微量元素如锌、铜、硒为必要添加成分。

4、实施流程:

需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输液通道,配液过程需在层流净化台完成。初始输注速度控制在40-60ml/h,逐渐增至目标量。治疗期间需每日监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每周两次检测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

5、风险控制:

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代谢性骨病和胆汁淤积。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风险,添加谷氨酰胺能减少肠黏膜萎缩。突然停用可能引发反跳性低血糖,需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

实施期间需保持输液管路24小时持续通畅,避免快速输注引发高渗性昏迷。营养液配制后需4小时内使用,输注时使用专用3L袋避光保存。过渡期可尝试少量肠内营养刺激肠道功能,恢复期建议从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配合适度床边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定期复查血清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评估营养状况,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脂肪乳剂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