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辅助器具使用。
1、药物治疗:
急性期常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等糖皮质激素减轻脊髓水肿,神经节苷脂可促进神经修复,镇痛药如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副作用。
2、手术治疗:
椎管减压术可解除脊髓压迫,脊柱内固定术能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时机选择需根据损伤程度,完全性损伤患者手术效果有限,不完全损伤早期手术可能改善预后。
3、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挛缩,肌力训练维持残存功能。作业治疗着重生活技能重建,如轮椅使用训练。康复需长期坚持,不同损伤平面训练重点各异。
4、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接受残疾事实,团体心理治疗提供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发生率高达40%,需早期筛查干预。家属同步心理辅导可改善照护质量。
5、辅助器具:
轮椅需根据损伤平面选配,颈髓损伤需电动轮椅配合头控装置。矫形器可改善站立功能,环境控制系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生活自理。定期评估器具适用性。
脊髓损伤患者需保证每日30克优质蛋白摄入,维生素D补充预防骨质疏松。每周3次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担,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居家环境需进行无障碍改造,如加装扶手、降低台面高度。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功能,神经源性膀胱需间歇导尿。建立多学科随访体系,及时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