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脑水肿需与急性脑卒中、颅内感染、低血糖昏迷、中毒性脑病及癫痫持续状态等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包括发病环境、典型症状、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急性脑卒中:
高原脑水肿与脑卒中均可出现意识障碍,但脑卒中患者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发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部CT或MRI可显示责任病灶,而高原脑水肿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无特异性梗死或出血灶。病史采集需关注是否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2、颅内感染:
脑炎或脑膜炎患者常伴发热、颈强直等感染征象,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蛋白增多。高原脑水肿虽有头痛呕吐,但无感染源接触史,脑脊液压力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流行季节需警惕乙型脑炎等地域性传染病。
3、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进食不足时易发,表现为冷汗、震颤、意识模糊,血糖检测低于2.8mmol/L可确诊。高原脑水肿患者血糖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且伴有典型的高原反应病史。紧急处理时需先排除低血糖可能。
4、中毒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可出现类似意识障碍,但有毒物接触史,血液毒物检测阳性。高原脑水肿患者有明确高原暴露史,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碳氧血红蛋白检测阴性。需详细询问发病前环境暴露情况。
5、癫痫持续状态:
反复抽搐伴意识丧失是特征表现,脑电图显示痫样放电。高原脑水肿罕见抽搐症状,更多表现为渐进性意识模糊。对于既往无癫痫病史者,突发意识障碍应优先考虑高原脑水肿。
进入高原前需阶梯式适应海拔变化,每日上升高度不超过300米。出现头痛、恶心等前驱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上升并吸氧,补充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维持能量。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服用镇静药物。随身携带便携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75%需及时下撤至低海拔地区。合并基础心肺疾病者需医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入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