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性皮炎可通过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预防感染四步促进康复。该病通常由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
1、冷敷止痒:
局部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瘙痒剧烈时可配合炉甘石洗剂使用。
2、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炎症。非甾体类药膏如丁苯羟酸乳膏适用于轻度症状。渗出明显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合并感染需添加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
3、口服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严重水肿可短期口服泼尼松。合并细菌感染需联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预防感染:
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水疱未破时勿自行挑破,已破溃处每日用碘伏消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热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
虫咬性皮炎康复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更换床单,使用蚊帐或驱蚊液预防再次叮咬。瘙痒明显时可尝试拍打代替抓挠,夜间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伤。症状持续超过1周无改善或出现淋巴管炎、全身过敏反应时,需到皮肤科进行专业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