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和引流排脓三种方式处理。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刺激或外伤破坏皮肤屏障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医用酒精每日浸泡患指3-5分钟,能有效杀灭表层致病菌。甲周化脓时局部皮肤屏障受损,消毒可预防交叉感染。操作时需将甲缘皱襞轻轻翻开,确保消毒液充分接触感染灶。浸泡后保持患处干燥,避免包裹密闭敷料。
2、外用抗生素: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涂抹于红肿化脓部位。这类药物能渗透至甲沟深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涂抹前需先清除脓性分泌物,每日用药2-3次持续至炎症消退。严重者可配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但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3、引流排脓:
当甲下形成明显脓腔时,需由医生进行纵行切开引流。操作时会局部麻醉后沿甲沟方向切开约3毫米,排出积脓并放置引流条。术后24小时需更换敷料,同时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自行挑破可能导致感染扩散,不建议患者操作。
甲沟炎化脓期应避免穿挤脚鞋子,选择露趾凉鞋减少局部压迫。每日用温水加白醋浸泡可软化角质,水温不超过40℃。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促进创面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48小时后红肿加剧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恢复期间保持手部干燥,家务劳动时佩戴防水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