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内出血通常由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障碍、吻合口漏、感染或血管壁脆弱等因素引起。术后内出血是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医疗干预。
1、术中止血不彻底:
手术过程中若血管结扎不牢固或电凝止血不充分,术后可能因血压波动导致缝线脱落或焦痂破裂。常见于分支血管处理不当或手术视野暴露不充分的情况,表现为术后24小时内突发血压下降和引流液增多。
2、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术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合并肝病时,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体外循环引起的血液稀释也会影响凝血功能,需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纠正。
3、吻合口漏:
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吻合处张力过高或缝合技术缺陷可导致针眼渗血,常见于动脉壁钙化严重的患者。CT血管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渗,轻微渗漏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
4、继发感染:
术后吻合口感染会引发血管壁炎性坏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感染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周,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升高,需紧急手术清创并长期抗感染。
5、血管壁病变:
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会导致血管中层退行性变,移植血管两端正常动脉壁也可能因病变进展出现新的破裂。这类患者需定期随访血管影像学检查。
术后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卧床期间避免剧烈咳嗽或体位突变。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K摄入,如菠菜、猪肝等促进凝血因子合成。康复期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禁止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CT血管成像评估吻合口状况。出现腹痛加剧或晕厥需立即返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