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一定是支原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支原体感染仅占少数情况。常见病因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以及肺炎支原体、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1、病毒感染:
约70%-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是最常见病原体,其次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性感染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较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2、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5%-15%,好发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特征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咽痛伴低热,肺部听诊多无异常,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或核酸扩增试验可确诊。
3、细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占10%-15%,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咽扁桃体化脓,可伴颈淋巴结肿大。细菌感染需通过咽拭子培养确诊,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4、混合感染:
病毒与细菌或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约占5%-10%,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咳嗽迁延不愈,需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
5、非感染因素:
过敏性鼻炎、冷空气刺激等非感染因素也可引起类似症状。这类情况通常无发热,症状与环境暴露明显相关,血常规及炎症指标正常。
建议出现发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