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的治得好吗

发布于 2025/06/09 16:05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发展而来,能否治愈主要与病因和干预时机有关。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肾功能衰竭。治疗需严格控糖,常用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2、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单位缺血性损伤。典型症状包括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治疗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降压药有ARB类、ACEI类,配合低盐饮食和体重管理。

3、慢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严重病例需血浆置换,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4、多囊肾:

遗传性肾脏囊肿疾病,随年龄增长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常见腰痛、高血压和肾功能恶化。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如托伐普坦可延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或移植。

5、梗阻性肾病:

尿路梗阻导致肾盂积水及肾实质萎缩,常见于结石、前列腺增生或肿瘤。早期解除梗阻可逆转肾功能,晚期需手术解除病因,严重者需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需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0.6-0.8g/kg),限制钾、磷摄入,适量补充α-酮酸。规律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肌酐,保持每周3次以上有氧运动。血液透析患者需控制干体重,腹膜透析者注意导管护理。肾移植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移植肾功能。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加入肾病互助团体获取社会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