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起型中分化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指肿瘤呈隆起性生长、细胞分化程度中等,主要发生于胃、结肠等部位,临床特征包括局部浸润倾向和中等恶性程度。
1、病理特征:
隆起型中分化腺癌在显微镜下可见腺体结构保留但排列紊乱,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核分裂象中等。肿瘤向黏膜表面突出形成肉眼可见的隆起肿块,与低分化腺癌相比侵袭性较弱,但较管状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发病部位:
最常见于胃窦部(约占60%)和结肠脾曲(约30%),其次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胃部病变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肠道病变常与腺瘤性息肉恶变相关,内镜检查可见菜花样肿物伴表面糜烂。
3、临床表现:
早期多表现为上腹隐痛(胃部病变)或排便习惯改变(肠道病变),进展期可出现呕血、黑便、肠梗阻等症状。约40%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率低于低分化腺癌。
4、诊断方法:
确诊依赖病理活检,需结合染色确定分化程度。增强CT可评估浸润深度,超声内镜对判断胃壁各层受累情况有优势,PET-CT用于检测全身转移灶。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辅助监测复发。
5、治疗原则:
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病例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展期需根治性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辅助化疗多采用含奥沙利铂或紫杉醇的方案,HER2阳性胃癌可联合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
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肠镜和肿瘤标志物,建议采用高蛋白、低纤维的阶梯式饮食过渡。康复期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腌制、烧烤等致癌食物摄入。心理支持对缓解治疗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体重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