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B型多数情况下无需点滴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抗病毒药物、退热镇痛药物、补液支持、物理降温及并发症预防。
1、口服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B型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并降低重症风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2、退热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服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补液支持:
轻中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重度脱水伴电解质紊乱才需静脉补液。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以上,儿童按体重每公斤50-100毫升计算。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以免皮肤吸收中毒,婴幼儿禁用冰敷以防寒战。
5、并发症预防: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继发感染病原体。慢性病患者出现气促、意识改变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
流感B型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热期进食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体温正常3天后可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活动。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的最有效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秋季接种四价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