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抽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细节、侧卧防窒息、避免强行约束等方式应急处理。抽风通常由高热惊厥、癫痫发作、电解质紊乱、脑部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通畅:
立即解开衣领腰带,清除口鼻分泌物。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在上下臼齿间,防止舌咬伤。禁止将手指伸入患儿口腔,避免阻塞气道或造成施救者受伤。
2、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坚硬地面垫软垫。发作期间不要强行按压肢体,避免骨折风险。抽搐时可能伴随无意识挥舞动作,需保护头部避免撞击。
3、记录细节:
观察并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肢体表现形式。有条件可拍摄视频,记录眼球是否上翻、口唇是否青紫等信息,这些细节对后续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4、侧卧防窒息:
发作停止后将患儿转为侧卧位,头部略后仰。这种复苏体位能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减少误吸风险。不要在此期间喂水或药物。
5、避免约束:
抽搐发作具有自限性,强行捆绑可能加重肌肉损伤。仅需轻柔固定头部,避免过度制动。多数热性惊厥可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持续超过10分钟需紧急送医。
日常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患儿应及时物理降温。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缺钙患儿需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首次发作后建议完善脑电图、血生化等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癫痫患儿应规律服药,避免闪光刺激等诱因。家长可学习儿童心肺复苏技巧,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提升应急能力。